连天红再次重拳出击 独创“微信竞拍”搅热红木市场-公众帐号大全_微信公众号之家
当前位置:首页 > 微信资讯 >

连天红再次重拳出击 独创“微信竞拍”搅热红木市场

发布时间:2016-03-09 10:19    浏览182次

近段时间来,红木行业并不平静:有人鼓噪春天来了,理由就是红木家具密集登上央视,许多古装剧里有其身影;还有人看衰市场,理由就是许多红木家具店生意冷清,很多老板跑路了……而对于红木巨头连天红搞的“5毛钱起拍”微信竞拍活动,许多业内人士更是一听就摇头,质疑其为了回笼资金不择手段,破坏红木产品高端形象,实属无聊之举。

然而,与业内人士的质疑相比,消费者却对“微信竞拍”活动十分热衷。据连天红工作人员介绍,自2016年元月7日起启动“5毛钱起拍”微信竞拍活动以来,该活动已经吸引了全国红木爱好者的关注, 10个微信竞拍群群群爆满,另外还有63个体验竞拍群正火热开通…………5毛钱起拍只是个起点,每个竞拍群成交活跃,一个比线下更活跃的市场正在线上形成。

“我们公司文化就是来真的,实打实硬碰硬。质疑我们的产品,我们就推出不折不扣按斤论价的模式;质疑我们的价格,我们就通过微信竞拍这样的活动把定价权还给消费者。”连天红新闻发言人白云说道。白云认为,现今,我国经济增速放缓、结构调整压力增大,红木家具行业受到宏观经济影响,市场持续疲软,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日益加大,此时同业若再不思进取,不主动在供给侧进行改革,不重拳出击刺激市场,等待大家的也许真是死路一条。

事实上,多年来连天红一直以行业改革者自居,为此也没少遇到品牌危机,经营问题,不过,其过硬的产品还是助其杀出了一条血路:

  不守规则,踢爆潜规则

提起连天红,许多福建的红木家具企业直摇头,斥其破坏了游戏规则。为什么呢?因为连天红率先实行了“不折不扣,按斤论价”的经营模式。所有家具按不同材质,分别按公斤制订单价,然后再以单价乘以重量售卖,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标示产品价格。其营销模式一出,顿时让家居行业一片哗然,家具论斤卖的价格策略在仿古家具市场闻所未闻。

然而,就像“天上掉下个郭德纲”一样,同行的口水并未将连天红淹死,反而促其愈挫愈勇,开始大曝行业潜规则。一篇《红木行业见不得人的事》文章出现后,便给行业带来了惊天大波。文中十几条潜规则的一一详细描述,几乎囊括红木行业造假等各种欺骗消费者行为的大门类。同时,更有细致的单则“潜规则”篇幅轮番舆论轰炸,使得“中招”的不良商家们顿感“回天乏术”。不管是红木家具面板贴皮诈称独板、胶磨家具危害健康,还是用材不规范与白皮冒充红木欺诈消费者••••••不良商家的种种劣迹被一一揭露,无一不中枪。当然,消费者对这种曝潜规则的行为非常欣赏,不少人甚至认定连天红就是“背叛”行业的“正义化身”。

 

 

(连天红不断爆出行业内幕)

凭借许多铁杆“红粉”(本指红木家具爱好者,后专指连天红粉丝)的拥戴,连天红在市场站稳了脚跟。为了强化“正义化身”形象,连天红公司自2011年5月1日起推出了专为“红粉”服务的“终身无理由退货”规定。而且还承诺只要公司存在一天,政策就会执行一天。

  自黑营销,绝不黑用户

与连天红“行业公敌”形象相伴相随的,是其步步惊心的“自黑营销”。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“发工资救命”事件:2015年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一次大考,自从曝出资金危机后,连天红沉寂了一段时间,但不久后连天红又默默地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。15年年中,连天红在其官方网站显著位置赫然登出了“低价套现,发工资救命”的醒目广告,其内容写到,连天红六千多员工家庭,在不好环境下艰苦工作,很多人没饭吃,孩子没钱读书,望客户伸出援手或多或少买个几百元。这一事件引发媒体和红木行业高度关注,包括新华网、凤凰网在内的40多家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。媒体的关注也刺激了对红木感兴趣的消费者,蜂拥而来,排起了长队,纷纷抢购高档红木家具,当天很多门店几小时内就抢购一空。

紧随而来的就是2016年开年第一周的 “金块换馒头”竞拍会。本次竞拍会涌现了一批 “捡漏王”、“铁杆红粉”、“土豪藏家”,现场十分火爆……单天成交量也刷新行业纪录。

为什么在同行看来以身犯险的事情,连天红总能全身而退?显然,无论是“行业公敌”还是“自黑雷神”,都是第三方附加在连天红身上的面具。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,连天红必有其自身的独特竞争力,才能使其历经2008世界性经济危机、同行抵制、房地产低谷、制造业大萧条还能坚挺地活着。这种竞争力究竟是什么?连天红新闻发言人白云认为:

“连天红是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企业之一。用户思维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。比如说,我们从不会为了降低成本,提高家具附加价值而给红木产品上漆。红木之所以昂贵,其木材本身已经具备了不上漆的特性!上漆虽然看起来光鲜,但使用几年后,等漆脱落了,消费者才会发现受骗上当了,那是有损用户利益的行为。”

也许,只有对自己的产品极具信心,连天红才能经得起“同行攻击”和“自黑营销”的双重检验,最终走进消费者心里。